【争先雄安】4天一栋楼?拎包入住?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模块化房屋引领装配式建筑新潮流
来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逐一走过8个单体建筑,你会发现企业办公用房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超级火柴盒”积木,生动而有趣。
不要小瞧这些“超级火柴盒”,其由中建三局建设者精工筑造而成,每个单元房的组成“细胞”都是标准化箱式模块,吊装拼接成型后就能直接拎包入住,代表国内装配式建筑的最高水平。
01
装修在工厂就做好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企业临时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包括7栋单体共649个模块化单元房构成,包括1栋89套总计4475平方米的酒店式公寓和6栋企业办公楼。建造时,以长12米、宽4米、高3.6米的钢结构箱式模块作为基本单位,拼接而成1000-1200平方米左右的“十字”单元组合建筑。“十字”单元组合建筑向四周开放,具备良好采光和自然通风,可以最大化地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与融合。这些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设计,是雄安新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在建筑领域的的率先实践之一。
“施工时真的是如同小孩玩积木游戏,前期设计好图纸,然后交给厂家预制模块,运到指定地点吊装拼接就行了。”项目二工区企业临时办公用房现场负责人梅振飞介绍,现场不用一砖一瓦,室内电路、水管和内饰也已提前做好,只需将箱式模块按图拼装,并把预留在模块内的水电与外网连接起来就可以使用。
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中,绿色、节能、环保将成为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有占总建筑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区域采用钢结构集成模块建造,具有可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优势,不仅作为永久性建筑可满足新区前期建设阶段各企业和建设者办公、居住以及商业需求,未来还可随着雄安新区市政建设规划的完善而进行搬运移动。项目二工区经理辜家军表示:“项目箱式建筑的使命为10年,其寿命为50年。10年后,这组建筑可以就地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拆除重组它用。”
全钢结构框架、预制墙体、集成房屋,项目以这种理念造房子的实践,是目前国内建筑工业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其优势在于将钢结构集成模块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应运到装配式建筑领域,集设计、制造、监造、运输于一体,可以实现一栋建筑80%-90%工程量在工厂预制完成,其中包括主体结构、水电系统、内部硬装甚至软装,施工现场只需要完成剩下10%左右的搭装工作,至少减少50%以上的现场施工时间,搭装现场基本无扬尘和建筑垃圾,最大限度降低了传统建筑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集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02
20天画出4万多张图纸
按工期计划,企业临时办公用房7栋建筑649个模块单元房从设计、生产、运输、吊装至全部履约交付只有70天的时间,梅振飞表示,“这让项目团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装配式建筑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模块尺寸上的“毫厘之差”可能就会造成现场的“千里之谬”,因此图纸深化设计的精准性非常关键,需要慢工出细活,但设计时间最多只有1个月,本就已经非常紧张,而项目的具体设计要求、建造标准、材料选择都比肩发达国家建筑标准,更融入了智慧建筑元素,让难度变得更大。“正常这个体量的深化设计需要近3个月。”二工区技术员张建军自豪地说,“这次我们却只用了不到3周!”
那段时间里,项目设计团队一方面仔细消化设计院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不断深化设计图纸,细化出箱房里每个零件的加工、每根管道的走向、预装幕墙的精确定位等全部细节,在20天的时间里,竟然画了4万多张图纸。
谈及主持这次设计最大的收获,二工区技术总监吴卓认为是“理念上的革新”。传统的装配式房屋,只是楼板、墙面在工厂预制加工,运送到现场吊装,但是内部的装饰装修,仍然需要在房屋内进行。而在这个项目,墙板、地砖等也都直接在工厂拼接完成,形成装饰装修与房屋结构一体化。这不仅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工业化,也实现了装修的工业化,能大大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和复杂度,缩短现场工期。吴卓说,“实践上的成功使我们走在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前列,也让我们收到了参编钢结构模块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的‘橄榄枝’。”
03
最快4天吊装1栋楼
45天完成649个模块生产, 24天实现7栋楼全部封顶,最快3天吊装1栋楼……企业临时办公用房的建设过程,不断刷新着行业记录。
早在中标之初,项目第一时间联系厂家要求开足马力生产,确保了模块在基础做好之后源源不断地运至现场,实现建设环节“无缝链接”。
2月4日上午8点,第一批模块开始吊装。梅振飞和他的团队用仪器校准BM连接板的水平和方位,确保精度达到毫米级。校准无误后,现场工人再将BM板焊接起来。11时30分,一辆最大吊重400吨的“超级”汽车吊将一套20吨左右建筑模块丝毫不差地吊入预定位子。
之后,现场每天都可以吊装20至25套建筑模块,而这速度是建立在大量的协调基础上。安装过程涉及十多家供应商,“开会、协调、开会、协调……从早到晚,未曾停歇。”工长辛举说。
2月12日上午,在一片欢呼声中,C栋率先封顶,让大家信心更充足。接下来的日子里,吊装团队一路势如破竹:7天一栋、5天一栋……最快达到4天一栋。24天之后,最后一栋单体在2月28日吊装完成,创造国内大体积模块化房屋吊装速度新记录。
记录的背后,还有项目建设者辛勤的付出。辛举说,吊装都是24小时连续作业,最难熬的是凌晨,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在现场站一会人就冻僵了,“但看着一天天长高的大楼,我内心充满骄傲。” 工长伍云飞也表示,“能够有幸见证并参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设,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不留遗憾。”
考虑到首次吊装后10天便是农历除夕,但是工期却不能有一天耽搁。项目一方面走进劳务队伍中对工友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将留在项目的建设者家属接到项目“反探亲”、开展多种春节慰问活动、提高加班补贴,确保了500名建设者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为企业临时办公用房区施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来自四川绵阳的48岁农民工朱国权说:“老伴、儿子知道我在建设雄安新区,也支持我(春节)留下来。”
最快4天1栋楼……在距离“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诞生36年之后,同一家企业,在又一个特区,创造出同样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这是中建三局争先精神淋漓尽致的表现。从在国内高层建筑中首次采用滑模技术,到完成行业最高水平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建三局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引领着行业的变革升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